人生倒计时
-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
- 这周已经过去天
- 本月已经过去天
-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
为什么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倾尽所有的付出,换来的结果常常是费力不讨好?
比如两个人谈恋爱,一方总是事无巨细的照顾对方,结果在对方的眼中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,真的是因为对方不懂感恩?是白眼狼?
其实不是的,问题在于,这些付出,过头了。
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曾经说过:“我们付出的时候,就会觉得有权利;我们接受的时候,就会感到有义务”。
人在一段关系中付出的时候,会认为受益的是别人,但是殊不知,过度付出的人,常常是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,试图在一段关系中获取同样的对待,而这无异于道德绑架,想一下,如果你是那个被“绑架”的人,你会愿意给别人正面的反馈吗?
《非暴力沟通》里有一句话,“避免或化解矛盾冲突的关键,是把对方和自己的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”。
所以,想要避免这样费力不讨好,我建议你在付出之前,先问自己几个问题:
1、是别人主动跟你提出需求的吗?
主动帮忙可以,但是让主动帮忙成为好事的前提是,别人明确的说了需要你帮忙。
2、你的付出允许别人拒绝吗?
正常的帮助,是需要充分尊重双方意愿的,你可以选择不帮对方的忙,对方也可以选择不接受你的帮忙。
“过度付出”的人,总是带有“强买强卖”的意思在,我给你的,你必须要,而且你还必须要为此感激自己,或者回报自己。
3、这种付出是否只是为了别人的感激?
你的付出是真正的为了他人,还是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?
过度付出的人想通过不断帮助别人获得价值感。比如有的家长总会认为,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因为有我的照顾,看,自己多伟大,所以孩子一定离不开我,一定要凡事都听自己的,于是付出变成了控制,也限制了孩子独立的脚步。
能做到正常付出的人,更能享受“给予”的过程。相反,过度付出的人,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,对方会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如何回馈自己等等。对方的感激、彼此感情的稳固、他人的赞赏与肯定等都是过度付出所追求的结果。
4、是否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付出?
过度付出的人像一个不会游泳、却坚持要亲身去救落水的人。他们往往为了付出,不惜以牺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。
付出本来是一件积极正向的事情,任何一段关系中的双方,都应该是平等的。
所以说,各位要记住一点,你不是别人的救世主,更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必须为你的“救世主”行为买单。

